1. 首页 > 民俗

七夕节的习俗和来历 七夕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2-04
摘要:探寻七夕节的传统与起源,揭秘七夕节的起源及其民间风俗。七夕佳节,亦称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诞,源远流长于我国,成为华人世界及受汉族文化熏陶的东亚各国共有的传统节日。今特为您梳理七夕节的习俗与起源,愿能为您的了解带来便利。七夕佳节,古时我国年轻女子尤为珍视。其传统习俗与起源丰富,诸如穿针乞巧、喜蛛应巧、投针验巧、晒书晒衣、拜织女、拜,七夕节的习俗和来历 七夕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

 

探寻七夕节的传统与起源,揭秘七夕节的起源及其民间风俗。

七夕佳节,亦称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诞,源远流长于我国,成为华人世界及受汉族文化熏陶的东亚各国共有的传统节日。今特为您梳理七夕节的习俗与起源,愿能为您的了解带来便利。

七夕佳节,古时我国年轻女子尤为珍视。其传统习俗与起源丰富,诸如穿针乞巧、喜蛛应巧、投针验巧、晒书晒衣、拜织女、拜魁星、品巧果及七姐诞等,均为节日不可或缺的风俗。

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中,喜蛛应巧作为早期乞巧形式,略晚于穿针乞巧,其源起可追溯至南北朝。古书记载,七月七日午时投针验巧,女子将面置于水中,水面迅速形成薄膜,投入绣针,若针浮起且可见影,便认为巧艺非凡;若水中现云朵、花朵、鸟兽等形状,或出现鞋、剪、茄等影,则视为巧艺精湛。拜织女活动由少女与少妇参与,她们与友邻共赴织女庙,斋戒一日,净身后准时至主办人家,案前焚香祭拜,围坐桌前,边食花生瓜子,边望织女星,默默许愿。巧果,作为七夕特色食品,以巧果最为知名,亦称乞巧果子,款式多样,主要用油面糖蜜制成。

七夕节,源于古代,其习俗与来历可追溯至汉代。农历七月七日,此日为七夕节,亦称乞巧节,乃我国古代妇女节。传说,每逢此夜,织女与牛郎于鹊桥相会。织女,美丽聪慧,巧夺天工,凡间女子夜向她祈求智慧与巧艺,愿得良缘。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夜,女子们庭院中向织女星祈求,故称“乞巧”。此节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与女性穿针乞巧之俗,后与牛郎织女传说融合,渐成爱情象征。2006年,七夕节荣登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在汉语里,“七”与“吉”同音,而“七七”则寓意着双份吉祥,故被视为吉祥之选。台湾将七月誉为“喜中藏吉”之月,因草书中的“七十七”字形连绵,故将七十七岁尊称为“喜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