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巳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上巳节的传说和习俗
上巳节,古称“三月三”,探寻其节日内涵与独特习俗,探寻其传说与悠久传统。
上巳节,古风浓郁的传统佳节,其风俗独特,传说丰富。你是否对其有所耳闻,却对其内涵一知半解?此节日之际,各式风趣习俗轮番上演。究竟上巳节有何风俗,有何传说与习俗?欲探究竟,敬请点击下方图片链接,一窥流年运势。
上巳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
上巳节,又称“上巳节日”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三月初三庆祝。源于汉代以前,原定于三月上旬的巳日,后固定为夏历三月初三。此节日不仅是饮食祭祀的盛会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兼具时令节气与祭祖祈福的意义。尤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,如广西壮族自治区,三月三的庆祝活动尤为隆重,包括制作五色糯米饭、绣球传情、碰彩蛋、打铜鼓等传统习俗。
1、上巳节,古称祓禊节,探寻其由来与习俗,感受传统节日氛围。
上巳节之际,正值季节交替,阴气未消,人体易感疾病。故有习俗,人们需至水畔净身,以禊礼自洁,祛除病邪。所谓“禊”,即清洁之意,故“祓禊”便是通过自我清洁,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。
2、上巳节,古称踏青节,是春季的传统节日,其中畔浴习俗尤为独特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上巳节的传说与习俗中,畔浴以春水洗净尘埃,此乃去除冬季积聚之病害,以期新年洁净安康,吉祥如意。古时,人们视妇女不育为鬼神作祟,故借上巳节之水疗不育之症。岁月流转,此习俗相沿成习,沐浴成为上巳节不可或缺的仪式。
3、上巳节,古称“三月三”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其中包含诸多习俗,如品尝荠菜煮鸡蛋,寓意吉祥安康。
上巳节之际,农历三月三,我国民众有品尝地菜煮鸡蛋的风俗。荠菜,亦称地菜或田儿菜,乃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蔬。虽为野蔬,却香气扑鼻,营养丰富。春季正是采摘荠菜的最佳时节,食荠菜亦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。
4、上巳节,古称踏青节,探寻其由来与习俗,人们互赠香草以祈愿安康。
上巳节之际,古人对兰草香气四溢的特性深信不疑,认为其香草之香能驱邪避凶,益于身心。于是,亲朋好友间互赠香草香囊,祈愿彼此健康平安。
5、探寻上巳节的由来与习俗,感受古人的出游风情。
上巳节的传统与风习,于三月初三,家家户户欢聚出游。部分人家携酒带肴,于郊野设宴野餐。恰逢春回大地,杏花初绽,正值“三月杏花香”的美好时节。历经寒冬的城市居民,在春意盎然的时节,纷纷走出家门,将郊游视为“三月三”不可或缺的习俗。
6、上巳节,古称“春浴节”,是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,其中放风筝是颇具特色的习俗之一。
上巳节传承着丰富的传说与习俗,三月初三,放风筝的民俗尤为盛行,风筝的起源众说纷纭。有人提及其在战争中的情报传递作用,民间则视其为娱乐游戏。大人小孩皆喜放飞风筝,有人甚至将其视为一项健身活动。春回大地,人们认为应走出户外,故三月初三成为放风筝的时节。
上巳节的传说和习俗
黄帝诞辰之际,上巳节成为纪念这位先祖的节日。此节又称“三月三”,传说中,三月三乃黄帝诞辰,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”的说法。上巳节亦称春浴日、女儿节,被誉为我国最古老的情人节。此节日源远流长,上巳即三月上旬之巳日,《韩诗章句》载:“郑俗,上巳,溱洧两水之上,秉兰祓除。”
自魏晋时期起,上巳节定于三月三。据传,三月三乃黄帝诞辰,民间有“三月三,生轩辕”之谚,此日民众共祭黄帝。道家中亦言,此日为玄天上帝真武祖师荡魔大天尊(真武大帝)的诞辰,故而洗浴祈愿福祉降临成为习俗。
在宋代之前,三月三被视为佳节。以周朝为例,上巳节“祓除衅浴”之礼已成为定制,并由女巫专司其职。至魏晋时期,上巳节衍生出曲水流觞之俗。皇室贵族、公卿士大夫、文人墨客齐聚曲水之畔,将酒杯置于流水中,随波逐流,杯至谁前,谁便饮酒赋诗,否则罚酒三杯。相传《兰亭集序》便诞生于此类活动中,“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”故后世亦称其为《禊帖》。
各地上巳节节日风俗活动
1、汉族:上巳节,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汉族人民的深厚情感。古时,节期多定于三月上旬的巳日,而魏晋之后,则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,虽非必为巳日,却依旧传承至今。
2、黎族将三月三称为“孚念孚”,节日之际,黎族民众齐聚一堂,共祈“山兰”与狩猎两获丰收。长者们携腌制的山珍与醇厚的糯米酒,至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之家,围坐地上,于芭蕉叶与木瓜叶间畅饮。水族、苗族、仫佬、毛南族等民族亦各有其独特的三月三庆祝习俗。
3、壮族传统节日“三月三”,正值春意盎然,青年男女齐聚歌圩,搭建歌棚,欢庆歌会。对歌、碰蛋、抛绣球,谈情说爱,其乐融融。此节源于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,故有“歌仙节”之称。“三月三”不仅是壮族的重大节日,更是骆越文化的集中体现,被誉为“三月三”歌圩。
三月三吃什么?
01荠菜煮鸡蛋,聚财又康健
民间流传“春食荠菜胜仙丹”的谚语。每逢农历三月三,人们采摘荠菜,煮鸡蛋,俗语云:“中午食之腰板硬,下午食之腿不软。”荠菜亦被誉为“聚财”,食之能令石头皆碎,寓意三月三食荠菜煮鸡蛋后,身体愈发强健。楚地传说,因风霜雨打,头痛病频发。三月初三,神农至云梦泽(今孝感),见民头痛不已,遂取野鸡蛋与地菜煮食,果见头痛缓解。自此,三月三食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流传至今。
02包五色糯米饭,幸福吉祥
农历三月初三,广西各地民众纷纷制作五色糯米饭,壮族人民尤为钟爱,将其视为吉祥与丰收的象征。节前,家家户户精心准备五色糯米饭与彩蛋,采集红兰草、黄饭花、枫叶、紫蕃藤,以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,制作出红、黄、黑、紫、白五色糯饭。此美食深受仙女们喜爱,流传至今;亦有人认为,它是为祭祀歌仙刘三姐而设,食之可旺人丁,强体魄。
上巳节有4个禁忌
01不露额头
古往今来,人们常言额头象征正气之辉。若在三月初三这天未能展露额头,恐影响运势。因而,今日宜将额头悉数展现。
02忌扫墓时乱踩
三月三,众多民族共祭扫墓,此际尤需谨记,扫墓之际,切莫随意践踏,对先祖应抱持敬畏之情。
此外,若随意践踏,不仅会干扰它们的正常活动,更可能激起它们的怒火,届时对你并无益处。
03忌说“鬼”字
三月三上巳节,我国古老的祭祀庆典,阴气颇重,故此日宜谨言慎行,忌言“鬼”字,更勿出口污言秽语,言语需谨慎,严守口舌。
04忌碰肩膀
古时人们坚信,人体内蕴藏三把火,分别位于头顶与双肩,此三火乃抵御邪祟之关键。故而,每逢三月三,切莫轻率触碰他人肩头,否则不慎熄灭其火,恐招致鬼魅附身之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