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民俗

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号 2024年冬至具体时间是几点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1-28
摘要:2024年冬至日期揭晓,具体日期是几月几日?冬至当天的具体时刻又是几点几分?2024年冬至将至,究竟落在何月何日?具体时间又定在何时?随着岁月流转,2024年已然来临。古人的智慧凝结成24节气,各具特色,时间各异。那么,2024年冬至究竟在几月几号,具体时间又是几点呢?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号2024年冬至,具体时间为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,标志着农历十一月廿一的来临。直至次年1月,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号 2024年冬至具体时间是几点

 

2024年冬至日期揭晓,具体日期是几月几日?冬至当天的具体时刻又是几点几分?

2024年冬至将至,究竟落在何月何日?具体时间又定在何时?随着岁月流转,2024年已然来临。古人的智慧凝结成24节气,各具特色,时间各异。那么,2024年冬至究竟在几月几号,具体时间又是几点呢?

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号

2024年冬至,具体时间为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,标志着农历十一月廿一的来临。直至次年1月5日10时32分31秒,冬至节气的尾声才缓缓落下。冬至,我国传统节气中的佼佼者,太阳直射点逼近南回归线,北半球迎来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时刻,气温也随之显著降低。所谓“至”,即极致、顶点,预示着寒冷的天气已至,但最冷的日子尚未来临。从这天起,我们正式步入数九寒天,直至三九或四九,气温才会降至最低。天文学上,这一天被定义为北半球冬季的起点。冬至过后,阳光逐渐北移,北半球的白昼也将逐渐变长。

2024年冬至将至,具体日期几何?冬至的起源又有哪些故事?

冬至,源于周代,至唐始成节日,盛于唐宋,传承至今。史载,冬至日,日影最长,古人心想,自此天地阳气渐盛,标志新一轮回开启,乃吉祥之兆。故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迎新年。此风延续至汉,依旧如故。

西汉年间,冬至被誉为“冬节”。《后汉书》中提及:冬至之际,君子修身养性,百官暂停公务,不闻政事,待良辰吉日方才处理政务。此情此景,西汉冬至之际,官府不仅举行庆祝,亦放假休息,官员休假,商贾歇业,亲友间以美食互赠,相互走访。

魏晋冬至,朝贺方国与百官;唐继其风,皇帝盛装礼会,歌奏《昭和》。百姓亦祭拜尊长,共庆佳节。

宋时冬至,民间尊崇程度胜过年节。史料载:“是日,易新衣,备佳肴,祭拜先祖,官府放关扑,欢庆往来,与年节无异。”

2024年冬至将至,具体日期是几月几号?冬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?

1、祭祖

在我国南方的沿海地区,诸如粤西、潮汕、浙江等部分地区,祭祖的习俗代代相传。每家每户都将祖先画像、牌位等供奉于家中上厅,摆设供桌,陈列香炉、供品等。在祭祖之际,部分地方亦会祭祀天神、土地神,虔诚叩拜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家庭和睦,万事如意。

2、吃烧腊与姜饭

广东民众在冬至时节,传统上享用香浓的烧腊与姜饭,此日,多数广东人家都会增添佳肴,共享冬至肉的风俗。潮汕地区流传着“冬节丸,一食便过年”的谚语,寓意“添岁”。客家人则坚信冬至之水最为醇厚,因此,酿酒成为他们庆祝冬至的习俗。

3、吃年糕

杭州民众于冬至时节,历来有品鉴年糕的习俗,此风自明末清初延续至今。每逢冬至,杭州人家中必备三餐,各具特色的年糕,寓意年年高升,祈求吉祥。而在四川,冬至则流行羊肉汤,羊肉被视为冬日滋补佳品。至于湖南湖北地区,冬至这天,赤豆糯米饭是不可或缺的美食。

4、吃冬至团(冬至丸)

在南方诸多地域,冬至团(又称冬至丸)尤为流行,寓意团圆。每当冬至拂晓,家家户户磨制糯米粉,以糖、肉、蔬菜、果料、萝卜丝等精心调配馅料,制作出象征团圆的冬至团。不仅自家享用,还赠予亲友,传递美好祝愿。事实上,冬至食汤圆,乃我国古老习俗,尤其在江南地区更为盛行,民间亦流传“吃汤圆,增一岁”的谚语。

5、吃饺子,喝羊肉汤

在我国北方诸多地域,冬至佳节,饺子成为传统美食。据传,医圣张仲景返乡时,目睹百姓受寒,遂以羊肉、驱寒药材及面皮,制成形似耳朵的“驱寒矫耳汤”,救济民众。自此,冬至食饺习俗流传至今。

2024年冬至将至,敬请关注具体日期,同时探讨冬至节气养生之道。

冬至来临,我国气候普遍转寒,民众需适时增衣保暖,室内通风以遏制病菌滋生;饮食上宜多摄入莲子、芡实、薏仁等滋补食材,强身健体;保持乐观心态,适度锻炼,以迎接严寒挑战。

冬至“三九”时节,寒气逼人,人体阳气初萌,尚显脆弱。养生之道,重在调养平衡,顺应天时。故需避寒保暖,适度锻炼,充足睡眠,保持心态平和,以呵护体内初生的微弱阳气,助其茁壮成长。

俗语有云,冬至一餐饭,日长一线间。冬至过后,白昼渐长,人体阳气旺盛,正是吸收营养、滋补身体的绝佳时机。故而,冬至之际,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。然而,进补并非随意而为,冬季调养亦需讲究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