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民俗

七夕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1-28
摘要:七夕佳节,究竟属于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庆典?七夕,这一承载着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,究竟属于哪个民族?众多节日依循农历,常让人遗忘,错过良辰美景。如七夕,便在农历七月七日,洋溢着欢腾气氛,众多情侣共度此日。那么,七夕究竟,七夕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

 

七夕佳节,究竟属于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庆典?

七夕,这一承载着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,究竟属于哪个民族?众多节日依循农历,常让人遗忘,错过良辰美景。如七夕,便在农历七月七日,洋溢着欢腾气氛,众多情侣共度此日。那么,七夕究竟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呢?

七夕,我国汉族的古老节日,亦称乞巧节、七姐诞、女儿节等。每年农历七月七日,人们庆祝这一节日,源于对星宿的崇拜,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辰。因祭祀“七姐”的活动在七月七日晚举行,故得名“七夕”。民间传说,此夜喜鹊在银河上搭桥,让牛郎织女相会,使之成为爱情的象征,被誉为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,亦成为当代“中国情人节”的文化象征。

七夕佳节,女子节庆之始,织女尊为纺织之神,古代女子敬仰之至。每逢七月七日夜,她们向织女祈求智慧与巧手,亦渴望赐予美满姻缘,觅得如意良人。

七夕节源远流长,始于远古,盛行于西汉,至宋代达到鼎盛。众多七夕习俗中,部分虽渐行渐远,却仍有众多传统得以传承。此节日源于我国,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越南等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亦有其庆祝传统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节荣登我国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“七月初七”节日之由来,源于古人对数字与时间的崇敬。在民间,正月正、二月二、三月三、五月五、六月六、七月七、九月九被合称为“七重”,视为吉祥之日。古人视“重日”为天地交感、天人相通的时刻。“七夕”恰逢月七日七。古人将日、月与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五星合称为“七曜”。在民间,“七”象征着时间的阶段性,计算时间时,“七七”常被视作终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