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春节剩余多少天了 今天离2024春节剩余多少天了
2024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,今日算起,还剩多少时日?
2024年春节还剩几日?今日距离春节还有多少时日?春节,我国传统佳节,家家户户欢聚一堂。即便平日难得归家的人,也会在此时赶回故里。2024春节,还剩几日?今日至春节,相隔几日?
2024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,今日算起,还剩多少时日?
2024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,今日已至1月16日,距离春节还有24日的温馨时光。
春节的由来
农历新年伊始,古称元日、元旦、元辰、元朔、三元、三朝、三正、正旦、正朔等,多达三十余种。近代始称春节。辛亥革命后,各省代表齐聚南京,商定我国采用公历,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,农历正月初一更名为春节。然此命名未及正式施行。直至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全体会议,我国正式决定采用公历纪年,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。
春节的传说
古昔,有名为“年”的凶猛妖兽,每逢腊月三十,便横行乡里,捕食人肉,残害生灵。某年腊月三十夜,"年"至一村,恰遇两牧童斗牛鞭。忽闻空中鞭响,惊恐逃窜。转至邻村,又见门首晾晒红衣,不知何物,惊慌失措,急忙逃逸。复至一村,见屋内灯火通明,耀眼昏眩,无奈夹尾遁去。人们据此识破"年"惧响、惧红、惧光之弱点,想出诸多抵御之策,逐渐演化为今日过年习俗。
春节的习俗
1、扫尘
民间素有“腊月二十四,扫尘(又称扫屋)”的传统习俗。俗语有云:“二十四,扫房子”,民间亦称之为“扫尘日”。此日,家家户户进行年终大扫除,清洗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沟渠。欢声笑语中,迎接新春的洁净与喜悦。据民间说法,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扫尘寓意“除陈布新”,旨在扫除一切晦气,祈求来年吉祥。
2、贴春联
春联,又称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以其工整对偶、简洁精巧的文字,生动描绘时代风貌,表达美好愿景,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。春节之际,家家户户张贴对联,共庆新春佳节。
3、办年货
中国年俗文化历史悠久,各地涌现出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,南北差异显著,各具风情。尽管习俗各异,备年货、送年礼却成为全国过年的共同习俗。年货涵盖食、衣、饰、用、贴、赠等,统称为“年货”,采购年货的过程则称作“办年货”。办年货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。
4、祭祖
新年之际,祭祖成为头等大事,此乃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习俗。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祭祖方式各异,或野外扫墓,或祠堂叩首,无论何种形式,皆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缅怀。
5、年夜饭
年夜饭,亦称年晚饭、团年饭、团圆饭,专指岁末除夕的家族盛宴。此宴源自古时年终祭祖仪式,祭拜神灵与祖先后共聚一堂。作为年前盛事,年夜饭不仅内容丰富,更注重寓意。祭祖仪式后,方可开席。席间,鸡(寓意有计)、鱼(寓意年年有余)、蚝豉(寓意好市)、发菜(寓意发财)、腐竹(寓意富足)、莲藕(寓意聪明)、生菜(寓意生财)、生蒜(寓意会计算)、腊肠(寓意长久)等佳肴,皆以求吉祥。这顿团圆饭,是年尾最丰盛、最珍贵的晚餐,承载着家人团聚的温馨。
6、守岁
除夕之夜,豫西等地称之为“熬年”,此乃春节盛事之一。守岁习俗蕴含深意:长者守岁,寓意“辞旧岁”,珍惜时光;青年守岁,则祈愿父母长寿。此风最早见于西晋周处《风土志》记载:除夕夜,互赠礼物曰“馈岁”,饮酒食宴曰“别岁”,长幼共饮曰“分岁”,通宵不寐曰“守岁”。此习俗盛行于唐,太宗李世民《守岁》诗云:“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阶馥舒梅素,盘花卷烛红。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。”至今,守岁迎新仍为习俗。家家户户,女则包饺子、洗菜,备新衣;男则打牌、饮酒,或共赏春晚,直至天明。
7、给压岁钱
压岁钱,春节前夕,晚辈与孩童心中所盼。又称“压祟钱”“压胜钱”“压腰钱”,寓意吉祥。除夕夜,长辈或家主将钱币分赠晚辈,以红线串成铜钱挂于胸前,传说可驱邪避鬼。据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彩绳穿钱,编成龙形,置于床脚,此为压岁钱。长辈赠予小儿,亦称压岁钱。”此习俗源于汉魏六朝。《宣和博古图录》亦记载:“钱形长方,龙马图腾,佩之可驱邪镇魅。”因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故称“压岁钱”。守岁之夜赠予,亦名“守岁钱”。
8、放鞭炮
岁末钟声除旧岁,屠苏香暖迎春归。朝阳映照千家门,新桃换旧符,喜庆新春。王安石诗中亦言春节燃放爆竹,此习俗传承久矣。佳节至,家家户户开门首事,便是爆竹声声,除旧布新。爆竹又称炮仗、鞭炮、炮等。
9、拜年
大年初晨,家家户户披挂节日盛装,欢声笑语出门拜年,互致新春祝福。拜年习俗,始于家中,晚辈晨起,首先向长辈敬礼,祈愿长辈安康长寿,万事顺遂。家中拜年之余,外出相遇,亦以笑容相迎,互道吉祥,共庆新春。
诸多传统习俗如品水饺、尝汤圆、食年糕、游庙会、舞龙狮、踩高跷、挂灯笼等,各地风俗各异。北方年夜必食水饺,南方则米饭为主,鱼肉丰盛,讲究“年年有余”。
2024年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,今日距离佳节还有多少时日?据计算,目前距离2024年春节仅剩24日。